在学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挂牌一周年之际,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辽宁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进一步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11月7日下午,学校在知行楼509会议室召开“大思政课”建设学生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晓雁出席座谈会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
会上,张晓雁与参会老师及学生代表亲切互动,听取师生们对“大思政课”建设的见解和感悟。她在讲话中肯定了实践研究中心一年以来的经验成果,和与会师生共同研学《若干举措》文件精神,并为“大思政课”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在国家发展迈入新征程之际,在学校建设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全校师生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统一行动,做出科学合理的部署和决策。
二是进一步对标对表。要围绕《若干举措》中提到的六大方面,在现有工作成绩基础上做好对标对表,深入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在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发力,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明确任务。要结合《若干举措》中的21项具体措施,持续做好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明确思政课怎么上、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做好顶层设计,拓宽工作格局。
四是进一步改革创新。要找准思政课改革切入口,明确创新载体和工作抓手,从不断创新思政课形态,从拓展师资队伍、活化教学形式、增加师生互动、热点引入教学、专业内容融入思政课五个方面入手,打造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
五是进一步争创一流。要激发在校师生勇创一流的内在动力,以讲道理为主要着力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新开展“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意思,不断增强学生获得感。
“社团内举办的时政沙龙活动培养了我敏锐的时政洞察力。在这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结合我在思政课上所学知识,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会上,思博园社团学生代表分别发言,讲述了自己在思政课堂和社团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为学校今后的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随后,参会教师逐一介绍了学院思政课的教学安排以及未来的工作构想。
会后,张晓雁与参会教师一同走访各教研室,问候“大思政课”建设一线的教师们。(撰稿人、摄影:李想;通讯员:金丹;审核:邓晶晶)